【脱贫故事】深山“小鱼”跃“穷”门
| 招商动态 |2016-06-12
渔家村_____穷山沟里一个可以吃三文鱼的地方。在尼勒克县喀拉苏乡有一片依山傍水的美丽山谷,喀什河水长年从此缓缓流过,在这里座落着尼勒克三大库区之一的温泉水库,库区资源十分丰富,水温常年保持在8℃至13℃,水质清澈且流动缓慢,非常适合发展冷水鱼网箱养殖。按照尼勒克县县域经济发展大格局及脱贫攻坚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”发展战略,喀拉苏乡党委、政府紧贴特色产业优势,紧紧抓住水域鱼业这张名片,倾力打造“穷山沟里一个吃三文鱼”的地方,引八方游客,创地域品牌。
近年来,喀拉苏乡紧紧围绕乡域特色优势,从如何认识乡域新优势、如何推进转型新发展、如何实现贫困乡脱贫摘帽“三新”理念,以渔产业发展思路延伸其他特色产业发展思路,加快本乡脱贫攻坚步伐。喀拉苏乡位于县城西部30公里,是一个农牧结合的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乡,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,自然条件的恶劣,喀拉苏乡成为全县最贫困的“西三乡之一”,并且是“西三乡”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乡,全县脱贫攻坚一盘棋,西三乡是棋眼,喀拉苏乡首当其冲,全乡8个贫困村的脱贫任务,责任重大、使命艰巨,乡党委、政府群策群力,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导,从思想入手,从行动发力,以“三推手”特色产业发展,助力全县脱贫攻坚。
一推手:休闲生态“渔家村”。依靠地理位置依山傍水,自然条件丰厚优势和县域经济发展大格局,在该乡克什喀拉苏村温泉电站水库倾力打造渔家村,积极争取2016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,用于渔家村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。该乡充分发挥乡域内优质丰富的冷水资源,通过招商引资,大力发展库区观光、体验民族风情、品尝农家小菜等特色旅游,将贫困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,通过劳动力转移、发展二三产业,拓宽增收渠道。
二推手:“柯赛绣”刺绣产业。刺绣是哈萨克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一门艺术,“柯赛绣”作为哈萨克族刺绣的一枝奇葩正在从民间走向市场的大舞台,许多刺绣品已经走出国门,成为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品,该乡以现有大喀拉苏村蒙玛拉刺绣专业合作社为基础,积极引进内地刺绣工艺,将柯赛绣与苏绣相结合,打造独特风韵的刺绣精品,将充分整合全乡8个村的妇女手工刺绣互助组,延伸产业链,做大做强大喀拉苏村蒙玛拉刺绣专业合作社,打造刺绣产业园,实现扶持更多贫困留守妇女从事手工刺绣,发展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现代化及品牌化生产的现代经营模式,使更多的贫困妇女掌握民族刺绣技能,早日脱贫致富。
三推手:特色种养殖。该乡以“脱贫攻坚、强村富民”为核心,以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为目标,坚持“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,量力而行,梯次推进”的原则,盘活土地资源,发展合作组织,通过改造和发展树上干杏、黑枸杞等林下特色种植,增加土地产出率,以实施骆驼、毛驴等特色养殖拓宽增收路径,壮大集体经济实力,改变贫困落后面貌。通过开发以旱田面粉、红花油等为主的绿色生态农产品,将围绕农畜产品保鲜、加工、申请认证等环节,建成旱田面粉加工厂、饲草料加工厂、果蔬保鲜库、冷库、烘干房、包装厂,由各村成立的合作社统一收购,企业负责加工、销售,实现种植户、村集体、乡政府三赢局面。目前,该乡已新建骆驼养殖、毛驴养殖、特色林果合作社3家,巩固提升刺绣合作社,实现了每个合作社的共盈。
今年以来,该乡还以开展“甜蜜尼勒克,美味喀拉苏”美食大赛、母亲素质提升工程等主题活动,展示该乡旅游文化和美食文化,以现代文化为引领,倾情打造喀拉苏名片,积极提升喀拉苏的声誉和美誉,为该乡乃至全县脱贫发展助力攻坚。
文图|潘美杉
编审